自动门与建筑结构配合白皮书
——智能化出入解决方案与建筑设计的协同创新
前言
自动门作为现代建筑的核心功能组件,不仅是空间分隔与连接的枢纽,更是建筑智能化、人性化、安全性的重要体现。如何实现自动门系统与建筑结构的无缝配合,是确保建筑功能、人流管理、安全疏散、逃生路线,商业数据采集与分析、美学与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。本白皮书基于凯撒自动门多年的行业经验与技术积累,从系统方案、设备配套、功能与外观设计、安装、维护等维度,系统阐述自动门与建筑结构的协同配合原则,为建筑师、工程方及用户提供专业参考。
—
第一章 自动门与建筑设计的协同原则
1.1 建筑功能与门体选型
公共建筑(机场、医院、商场):需优先考虑高通行效率、耐用性及紧急疏散功能,推荐选择双开平移门,配备红外感应与防夹功能。进阶升级,可以选择具有随时推开、紧急逃生功能的平移门。
高端商业与写字楼:强调美学与品牌形象,开门方式上可采用平移门、弧形自动门,如考虑增加通行宽度,可考虑套叠(重叠)式平移门,门体可选择全玻璃无框平移门、铝合金边框或不锈钢边框玻璃平移门,颜色、花纹及表面效果都有多种选择,结合定制化玻璃处理(如丝印LOGO、花纹图案、渐变色调,以及电光玻璃营造特别效果)。
工业与特殊环境(洁净室、冷库及生产流水线):此类自动门需求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,如洁净、冷库等场合,需满足密封性、耐腐蚀性要求,建议选用高速卷帘门或气密型平移门,并配置专用密封胶条与耐低温电机。而车间厂房以及生产流水线,都带有多功能控制、逻辑管理等需求,则需要定制化的产品。
1.2 建筑结构与门体尺寸匹配
洞口预留尺寸:门洞宽度应≥门体实际宽度+两侧安装余量(单侧≥50mm),常规平移门洞宽度应该是通行宽度的两倍加上安装余量(如门洞两侧有收纳移动门体的空间则另当别论),如实际需求门洞宽度不能两倍与通行宽度,则可考虑采用套叠(重叠)式平移门;高度需预留顶部机电组件空间(300mm≥100mm),高度预留与选用门机的尺寸相关。
荷载与承重分析:平移式自动门因其移动门体是悬挂式的结构特点,需提前评估建筑结构承载力,尤其是重型门更是要考虑门洞上方横梁承载能力或加强地面支撑。
1.3 安全规范与无障碍设计
遵循 《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》(GB50763) ,确保轮椅通行宽度(≥900mm)与感应器覆盖范围。
紧急断电释放功能、防撞缓冲装置为强制性配置,需与建筑消防系统联动。
进阶升级,符合EN16005关于自动门的相关标准,包括自动门应该设计成避免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出现导致挤压、磋切、冲击和拉扯的危害,或者提供安全保护设备去防护这些危害,除了关门的时候有防夹保护,在开门的时候,门的两侧也需要有安全防护。
1.4 智能联网中央监控管理
中央控制系统联网,控制室可以随时监控各通道状态,并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,一键开启或关闭所有通道以应对紧急事件,确保乘客安全。
通过网络在监控中心屏幕上实时监控,实时显示自动门的开合状态、运行参数、故障类型等,对分布在各通道自动门实现集中监控、即时响应、故障修复和事件查询等功能。
支持电脑、手机、平板等智能终端对自动门的远程调试、模式切换、参数设置、开门关门等控制,实现自动门免开盖、随时随地调试开关门管理。
第二章 安装阶段的技术配合要点
2.1 建筑结构预留要求
墙体/地面预埋件:混凝土结构需预留承重结构和门体轨道(如有)固定件(如钢梁、钢板、锚栓),避免后期开孔破坏结构。
隐蔽工程协调:自动门电源线、信号线需与建筑强电/弱电管线同步规划,避免交叉干扰。
2.2 机电接口标准化
电源参数:220V±10%独立回路供电,接地电阻≤4Ω。
智能化联动:与楼宇门禁、安防系统对接,支持RS485、TCP/IP或无线协议(如Zigbee)。
2.3 施工交叉作业管理
工序优先级:门体框架安装应在墙面装饰层施工前完成,移动门体、玻璃面板安装置于装修收尾阶段。
精度控制:门体轨道水平度误差≤1.5mm/m,门扇运行间隙均匀(3-5mm)。
—
第三章 运维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配性
3.1 日常维护与建筑兼容性
– 定期检查门体轨道与建筑接缝处的密封胶老化情况,防止渗水与结构变形。
– 电机、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检修口需与建筑吊顶/墙面装饰板可拆卸设计兼容。
3.2 升级改造的灵活性
– 模块化设计:门体机电系统支持“热插拔”更换,无需破坏建筑结构。
– 软件云端迭代:通过凯撒自动门智慧管理平台,远程更新门体控制逻辑,适配建筑功能变化。
—
第四章 经典案例与创新实践
4.1 高层建筑应用
项目背景:广州市珠江新城CBD高德置地广场总部大楼,各楼层电梯间与大堂主出入口。
解决方案:定制木质装饰玻璃平移门,以及特殊设计门体,凯撒自动门模块化设计一体化安装。
4.2 国际建筑应用
项目背景:马来西亚吉隆坡双子星塔,上市公司大堂出入口。
解决方案:双层背靠背嵌入式设计弧形自动门,移动门体双向反向移动,不同材质的门体,呈现大器、奇特的外观效果。
—
第五章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
智能化深度整合:自动门与建筑AIoT系统融合,实现人流预测、能耗优化。
绿色建筑认证支持:低功耗电机、再生材料门体助力LEED/BREEAM评分。
应急场景适配:疫情、灾害等特殊环境下,非接触式感应与空气净化功能的集成创新。
—
结语
自动门与建筑结构的配合,本质是机械工程、建筑美学与智能技术的跨界融合。凯撒自动门将持续深耕“门与空间”的协同创新,以专业化、定制化、可持续的解决方案,赋能未来建筑的人本价值。
附录
- 自动门选型参数表
- 建筑结构预留图纸范例
- 凯撒自动门资讯服务网络站点与窗口
—
发布单位:凯撒自动门(广州市凯泽门控有限公司)
技术支持:400-688-7960 | 官网:www.caesar.net.cn | 国际官网:www.caesardoor.com
发布日期:2025年2月
—
注:本白皮书版权归CAESAR凯撒*自动门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技术细节请以最新国家标准及品牌技术手册为准。